都更part I~~智慧建築
仁愛區是基隆市最先發展的區域,因此房屋難免老舊,而有加以更新使之變新變安全,除此之外建築需要更智慧,尤其近年來大家都在討論智慧建築,希望透過都更的方式讓我們的建築更顯智慧,提供我們更舒適便捷的生活。
事實上基隆已經有了初步的智慧建築,例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東岸停車場及仁愛市場地下停車場,現在大家到這兩個停車場停車都不需要再抽停車票卡,而是以車牌辨識系統記錄車輛進出場的時間,出場時只要在繳費機上輸入車牌號碼就可以完成繳費,不像以往必須憑停車票卡才能完成繳費並出場,一旦票卡掉落就必須繳交罰款才能出場,現在靠著車牌辨識系統不需要擔心票卡遺失的風險,也能順利完成繳費出場,相信對於許多迷糊的民眾應該是有助益的;然而這只是智慧建築的第一步,智慧建築的更進一步是要能透過停車場的整體規劃統整空位,並且適度地調度車位,因此智慧停車系統在進行車牌辨識之後,會告知車主應將車輛停放到第幾樓層第幾號車位,車主只要按照指示直接前往該車位停放車輛即可,這樣可以省卻車主在停車場內尋找空車位的時間,並且節省油耗達到環保節能的目標。此外車主在取車時經常會忘記車輛停放的位子,智慧建築也會在車主輸入車號進行繳費時告知車主車輛停放的位置,也可省卻車主四處找不到車子的困擾,同時市政府也可以利用大數據法則統整全市停車空間,利用電腦運算方式將停車空間即將滿載的停車場公佈在高速公路大業隧道口的電子看板上,同時引導車輛往尚有停車空間的停車場停放,避免車輛在市區不斷繞路尋找車位,也可以緩解假日廟口、東岸停車場商圈塞車的景象。
都更的應用形形色色,包括透過改造建築物內部使之成為智慧建築的內部都更、建築物外部拉皮的外部都更,以及大家相當熟知將建築物拆除改建具有破壞式變革的都更,基隆的建築物可以透過各種方式的都更來將建築物進行改造,使之容光煥發,同時也可以透過一個區塊一個區塊的改造,讓市容宛如拼圖般的一塊塊拼貼出美麗的容貌。
智慧建築是未來的建築趨勢,我希望市政府未來的施政能夠以獎勵都更的措施,讓民眾居住的房屋朝向智慧建築邁進,推廣智慧建築,為我們的市民帶來更舒適便捷的現代化生活。